• 中文  |  English
    新闻中心
    电话 : 86-0532-88257999
    邮编 : 266071
    传真 : 86-0532-88257966
    邮箱 : cnqc@0511pin.com
    地址: 青岛市南海支路5号

    绿色建筑重要方向在哪里

    在建筑能耗中 ,采暖空调制冷用能尤其值得关注 。因此 ,对于绿色建筑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节能潜力 ,应当从设计 、施工 、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加以控制 。

    设计 、施工与调试 ,一个都不能少

    合理的设计应是舒适 、经济 、高效 、先进的统一体 ,尤其应对产品技术的应用有合理认识 。举例来说 ,空调能耗在我国的耗电量日益增大 。据统计 ,空调耗电占全国总耗电量的15%左右 ;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 ,空调用电负荷甚至高达城镇总体用电负荷的40% ,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很久之前 ,国家就已经出台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冷水机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一系列关乎空调能效的国家标准 。作为设计人员应当对新产品新技术的节能潜力充分了解 ,尽量选用性能系数高的产品 ,并且应当对这些产品的节能效果有清楚认识 。

    如果说绿色节能建筑在设计阶段还只是纸上谈兵 ,那么施工是最为接地气的步骤 。目前 ,很多建筑甚至绿色建筑项目施工质量不高 ,并和设计脱节 ,使得某些建筑能源消耗居高不下 。举例来说 ,有些施工单位认识不到管路系统中阀门和仪表的重要性 ,因自动阀门价格较高 ,所以施工过程中他们力图减少阀门和仪表数量以降低造价 。这些虽然不会造成管路停止运行 ,但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仪表数据参考 ,不能根据需要调节阀门大小 ,便会造成严重浪费 。

    而施工环节过后 ,系统调试是更为关键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 ,清华大学教授李先庭等业内权威人士均曾反复强调 ,但目前行业接受程度依然不甚理想 。他们的观点认为,只有调试良好的系统才能够充分满足要求 ,并实现运行节能。如果系统调试不合理 ,往往采用加大系统容量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不仅浪费能量 ,而且造成设备磨损和过载 。

    例如 ,有的办公楼未调试好就投入使用 ,结果由于裙房的水管路流量大大超过应有流量 ,致使主楼的高层空调水量不够 ,不得不在运行一台主机时开启两台水泵供水 ,以满足高层办公室的正常需求 ,造成能量浪费 。同样运行管理的质量还决定了运行能耗大大超出预期 。按照要求,管理人员应该能够根据季节气候变化以及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运行设备,但大多数工程对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没有量化指标 ,难以调动人员积极性 ,这是亟待改进的方面 。例如 ,某项目空调系统拥有三台制冷机和三台水泵 。因为水量调节阀装在距地面3米高的位置操作不便 ,致使冷冻机进出口阀门全年常开 。在运行一台制冷机时 ,2/3的冷却水进入停运的两台冷冻机内,没有起到应有的冷却作用 。即必须开启两台冷却水泵才能满足一台冷冻机的正常冷却要求 ,造成能源大量浪费 。

    政府主导依旧是主要途径

    为了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笔者认为还需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

    首先是加强用能系统的研究 。节能设备研究的主要投资人是设备商 。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 ,节能设备的研发可在较短时间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此为动力 ,设备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推动了节能设备的发展 。但对于用能系统的研究则属于基础研究 ,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且不同工程具有不同特点 ,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 。如果没有政府相关政策扶持 ,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这就制约了用能系统方面的研究 。

    其次 ,通过政策法规 ,调动有关各方面的积极性 。虽然国家对于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相关制度和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够完善之处 ,经济激励政策制度不够明晰 、准确 ,经济激励政策力度不够强大 。对于设计和建筑开发人员来说 ,绿色节能建筑要以牺牲一定经济效益为代价 ,因此目前执行节能标准比例不高 。实践证明 ,建筑节能不太可能自发开展 ,必须由政府主导 ,推进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建设 ,明确规定出激励政策 。此方面 ,新加坡等国这些年来力推建筑节能的制度 、手段和奖惩政策值得借鉴 。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要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 ,必须从设计 、施工 、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出发 ,将建筑节能项目纳入建设程序 ,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同时 ,努力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坚持因地制宜 、分步实施 、稳步推进的原则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中国建设报)